公職王電子報
2012.5月9日【公職王電子報第144期】 facebook plurk
社會行政類科 高考錄取率近8%戶政錄取率高 高考9%普考3%
公職王電子報本期導覽
【哈燒話題】

調查局特考新增四、五等

【深入報導】

寵愛俏媽咪的公職愛幸福

【人物特寫】

公職達人篇-郭耀方

【時事焦點】

釋字696解釋簡評(下)

【最新法規】

司法院最新消息一覽表

【生活小品】

你內心最害怕的包袱是什麼?

歷屆考古題免費下載
免費資料索取
加入公職王FB粉絲團
訂閱或閱讀更多期電子報
【時事焦點】
夫妻是不是一定要稅在一起?--釋字696解釋簡評(下)

參、租稅與婚姻家庭制度性保障
一、婚姻家庭制度性保障之憲法基礎
司法院解釋第552號:「一夫一妻婚姻制度係為維護配偶間之人格倫理關係,實現男女平等原則,及維持社會秩序,應受憲法保障。」

司法院解釋第554號:「婚姻與家庭為社會形成與發展之基礎,受憲法制度性保障(參照本院釋字第362號、第552號解釋)。婚姻制度植基於人格自由,具有維護人倫秩序、男女平等、養育子女等社會性功能,國家為確保婚姻制度之存續與圓滿,自得制定相關規範,約束夫妻雙方互負忠誠義務。」

雖司法院解釋第552號系在處理重婚的問題,而第554號所直接處理的是刑法239條通姦罪的問題,而該號解釋中,大法官某程度是以婚姻家庭制度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以為刑法239條尋找合憲之理由。這幾號解釋中,皆未直接以婚姻家庭制度性保障處理納稅之問題。然而,憲法所維持之價值既構成客觀之法秩序,即使具體案件所涉及之議題不同,核心價值並不因此而有所不同。

二、稅法與婚姻家庭的社會角色
婚姻家庭受憲法制度性之保障,其為社會形成與發展之基礎已如上述。稅法如何課徵對於憲法實現此一制度性保障有重大之影響。

學者有認為婚姻有「生產功能」、「社會功能」與「文化功能」,而這樣的功能在現代社會生活中逐有漸漸式微之現象。其一為非婚姻之事實上共同生活及同性共同生活體逐漸增多。且隨著教育之普及,我國遲婚化、少子化的現象與日俱增,現行有關夫妻間之課稅是否合理,存有重大疑問。以下分從兩個角度予以說明:

(一)合併申報
由於雙薪家庭增加,家庭被當成一個生產團體的功能即日益不顯著。從憲法之角度而言,家庭在現代社會中原則上具有扶養共同體、生活共同體與文化共同體,只在例外時為生產共同體。
家庭被期待可以就近照顧小孩與年長者,使得老有所終,幼有所養之目的實現。在這個意義下,為扶養共同體,現行稅法給予相關免稅額與扣除額之減免。婚姻家庭亦提供家庭成員間彼此之情感支持與交流,為生活共同體與文化共同體。但是,在雙薪家庭,雙方皆各有工作與收入,這樣的收入並非與家庭生活相關,同居是否即要共財,在今天這個重視隱私與獨立的社會背景下,即有所疑問。以家庭作為合併申報之正當理由,只有在家庭為「營業共同體」始有可能成立。

除此之外,在一般的情況下,正如同釋字597號:「憲法第十九條規定,人民有依法律納稅之義務。所謂依法律納稅,係指租稅主體、租稅客體、稅基、稅率等租稅構成要件,均應依法律明定之。各該法律之內容且應符合量能課稅及公平原則。」其中租稅主體為所得應歸屬於何人課稅之問題,因所得稅為屬人稅,且參考所得稅法第2條規定,所得稅以「個人」為課徵對象。在憲法保障兩性平等之原則下,妻不因婚姻關係存益而喪失其主體性,而需依附於夫與婚姻之下課稅,反之相同,夫亦有自己之獨立人格。

(二)合併計算
個人為所得稅課徵之主體已如上述,是以合併計算夫妻之稅額並無合理正當性。且於我國所得稅採取累進稅制,所得越高之平均稅負越重,要求夫妻合併計算稅額,將使得夫妻因進入婚姻制度,而須負擔較諸於一男一女未進入婚姻關係而負擔較重之稅負。此實為稅法對於婚姻制度之歧視,與憲法保障婚姻家庭之意旨不符,是以違憲。

司法院解釋第696號中,大法官認為有關夫妻非薪資所得強制合併計算,較之單獨計算稅額,增加其稅負部分,違反憲法第7條平等原則,主要以違反平等原則為違憲理由,而未以違反婚姻家庭制度性保障,然而探求其實質理由與論述方式,兩者並無不同。

(三)符合婚姻家庭受憲法制度性保障之課稅方式
比較法上,夫妻所得課稅,各國主要制度採所得分割制或分離課稅,且原則上給予納稅義務人選擇權。

所得分割制指將夫妻所得合併計算後,以除以二後之稅額適用累進稅率,如此所得之稅額再乘二,以為夫妻所得合併計算後之應納稅額。如此做法,方可避免夫妻因合併計算稅額而在適用累進稅率有被歧視的效果。所得分割制,有利於對於已婚者的租稅懲罰。

除此之外,有鑑於家庭扶養共同體之功用,應給予充足之免稅額,扣除額,或最根本的使相關支出費用得以自所得中扣除。以為對於結婚者,相較於單身者只能享有較少的休閒時間、較多家務勞動義務之補償。

>>來源出處與閱讀完整全文
公職王公職王網路書局志光系列學儒系列保成法政志聖研究所數位學院超級函授金榜函授志光出版社保成出版社種子捐書
Copyright c 志光教育科技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任意轉載,違者依法必究